山东埃尔派 | 点击量:0次 | 2020-12-25
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

(一)行业大而不强,企业竞争力弱
进入21世纪以来,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,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快速增长,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的十年间,国有、民营及台/外资企业都热衷于投资合成橡胶产业,导致国内产能出现井喷式增长,增幅明显高于国内同期合成橡胶产量与消费量的增幅。然而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过剩迹象,2012年之后过剩态势逐步扩大。受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影响,加之进口产品的冲击。2017年国内合成橡胶产量共计3.557×106t,有效产能利用率为64.0%,低于世界合成橡胶装置平均产能利用率8.8个百分点。调整产品结构、提高市场竞争力,已成为合成橡胶工业面临的首要问题。
(二)中高端牌号供给不足,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
历经70年发展,我国已经能够生产所有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,产能、产量、消费量也跃居世界首位。但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,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依然较低,很多特种高性能产品长期依赖进口。仅有异戊橡胶工业装置突破了传统技术范式,采用稀土催化体系,通过全新的技术路线,实现了异戊橡胶的产业化,但也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。高端的溶聚丁苯橡胶、溴化丁基橡胶主要以进口为主,中国目前还不能生产高门尼黏度乙丙橡胶的牌号。丁腈橡胶仅有20多个牌号,其中超高腈丁腈橡胶(NBR)、羧基丁腈、氢化丁腈、粉末丁腈等牌号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。国内氟橡胶在品种、应用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,特别是加工应用技术的落后,如汽车曲轴油封、燃油管等氟橡胶密封件目前均被国外巨头所控制。此外,民航、石油、化学和医疗、建筑、发光二极管(LED)、太阳能电池等其他高端领域的氟橡胶制件水平也处于落后地位。
(三)创新能力不强,新技术开发差距明显
面向未来,国际合成橡胶领域不断加强技术创新,新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、工艺创新和环境友好三个方面。
在产品创新方面,主要依托可控自由基聚合、可控正离子聚合等基础研究成果,开发具有全新结构和性能的合成橡胶新产品。我国合成橡胶企业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。
在工艺创新方面,主要围绕生产工艺的优化、设备的改进、产品应用配方的开发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,以提升装置的综合技术水平。我国合成橡胶企业在此方面的原创性不多。
在环境友好方面,一是围绕生产绿色轮胎的高性能合成橡胶新牌号进行创新开发,以期全面改善轮胎的抗湿滑性,滚动阻力和燃油经济性;二是围绕环保要求,开发符合环保法规要求的新型助剂和填充油;三是围绕原料绿色化,开发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合成橡胶。目前在绿色轮胎用高性能溶聚丁苯、稀土异戊等新牌号开发方面,还缺乏面向市场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持。
(四)中美贸易摩擦对合成橡胶领域的影响
在橡胶领域,中美贸易摩擦已历经多年,2009年以来,美国相继对我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实施多轮附加关税。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出口,特别是低端轮胎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。我国合成橡胶出口到美国相对较少,但是以橡胶制品方式大量的出口,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橡胶制品的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,从而导致合成橡胶产品需求下降,企业开工率下降。另一方面高端或专用橡胶品种牌号虽然大部分不是由美国进口,但是供应国有可能在美国的压力下限制对华出口,从而影响到相关领域。
我国合成橡胶行业实现了所有通用产品技术的自主化,为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。但是不少特殊用途牌号依然要依赖进口,因此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合成橡胶高端产品,通过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开发,补齐短板。
上一篇: 未来,我国将重点发展这8大高性能合成橡胶